八大理由看好人民币投资 国际化进程不可逆

八大理由看好人民币投资 国际化进程不可逆

10 二月 2015, 09:08
alfred-china
0
223

近期所谓的“人民币崩溃论”甚嚣尘上,但其实只要静下心来理性思考,就很容易发现,人民币绝对不可能出现持续性的大幅贬值。具体来说,以下八个条件决定了人民币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值得我们进一步看好。

  原因一:经济基本面仍给力

  从本质上说,一国的货币与其他国家货币的价值之比(汇率),是由两国之间的经济走势差异所决定的,经济基本面不断走强的国家的货币自然成了人们眼中的香饽饽而会竞相买入,反之,则会竞相抛售。如今欧元大跌、美元大涨的背后,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欧洲经济不景气而美国经济已强势复苏。

  同样的道理,中国经济虽然已经进入了新常态,告别了过去的超高速增长态势,但7%左右的GDP增速从全世界范围内来看,依然属于非常靓丽的高增长国家行列,尤其在G20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中国的经济增速仍然是最快的,而且就业率和通胀率等其他关键指标也都在合理范围内。正是因为有着强大而稳健的经济基本面支持,使得人民币就算短期出现一定幅度的贬值,也注定是不可能演变为长久持续的不可逆的大幅贬值。

  原因二:海外需求快速增长

  除了经济基本面的影响,一国货币在海外市场的需求强弱也会对汇率走势产生重大影响。过去30多年来,中国国力不断增强,对外贸易迅猛增长,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广泛的贸易网络,形成了“世界工厂”的地位。随着对外经贸交流的扩大,人民币正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喜爱,已成为世界贸易主要结算货币之一。

  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最近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人民币如今已超过加元和澳元,蹿升成为世界上使用率第五位的货币,仅次于美元、欧元、英镑,略次于日元。而仅仅在两年前,也就是2013年1月,人民币还在国际货币收支中排名第13位。这足以证明人民币在全球货币市场上的需求发生了质的飞跃,正在从新兴支付货币转变为常用流通支付货币,这种强劲势头进一步证明中国在全球货币系统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中国央行最新公布的数据也显示,2014年人民币在跨境交易的使用中达到了99.50亿元(约合14.03亿欧元)。用人民币进行支付的项目,包括商业贸易、投资以及其他金融行为等,已经占到了中国国际贸易中所有支付额的20%。可以预见到,不久的将来,人民币就将超越日元甚至英镑,成为全球核心货币之一。全球范围内对人民币的强势需求也会遏制人民币的贬值预期。

  原因三:国内外息差还很大

  除了贸易和经常项目下的需求,资本项目下的需求对一国货币的走势也很重要。从当前的全球金融格局来看,为了应对欧洲央行启动QE而开启的新一轮全球货币战争,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瑞士、丹麦、埃及、土耳其、秘鲁、印度等许多非欧元区国家纷纷“萧规曹随”,被迫以降息应战。相比而言,尽管中国经济复苏还不太稳健,同样存在内在的降息需求,但中国央行并未匆忙加入降息大军中。目前人民币存款利率与欧洲、日本等实行零利率甚至负利率的其他世界主要经济体相比,依然要高出许多,对国际资本有着较高的吸引力。

  而且随着中国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提速,利率还出现了“名降实升”的情况。因此,这一非常明显的利差空间,将促使大量套利资金继续追逐人民币资产,从而抑制人民币大幅贬值的冲动。

  原因四:外汇定价依旧可控

  与近期出现暴跌的卢布和欧元不同,人民币目前还不是一个完全自由放开的货币。事实上,人民币目前实行的是有管制的浮动汇率制。尽管从大方向上看,中国央行支持汇率市场化,但并未承诺完全退出中国外汇市场的干预,其在关键时刻稳定市场的作用有助于减少市场恐慌行为,避免人民币汇率的超常波动。

  对于人民币汇价近期的下跌,其实中国央行早已打过预防针——在1月23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央行副行长潘功胜表示,欧洲央行新版QE政策加上美国量化宽松政策正常化的趋势,将会进一步推动美元汇率的走强,从而可能会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形成下行压力。言下之意,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人民币兑美元出现一定幅度的下跌是正常的市场行为。

  1月下旬,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跟随即时汇率一起下挫也足以说明央行对于人民币汇率下行乐观其成。而随着人民币多次临近“跌停”价位后,最近市场上又陆续出现一些高位结汇的资金,人民币中间价又重新企稳,显示央行希望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由此可见,对中国央行来说,人民币汇率走势依然是可控的,不存在类似卢布这样的失速贬值风险。即使短时间内由于市场恐慌情绪影响,人民币出现较大幅度下跌,央行也会在关键时刻出手稳定汇率。

  在“欧冷美热”的国际经济格局下,人民币走势目前面临两难境地,因此对中国央行来说,保持人民币汇率总体稳定,并对美元小幅贬值或许是相对最优的选择。

  原因五:贬值对象仅限美元

  另一个许多人容易忽视的问题是,如今人们热议的人民币贬值问题其核心并不在人民币,而在美元——不是人民币走势太弱,而是美元太强,把全球所有非美元货币都打压下去了。

  回望2014年,在全球主要货币中,人民币仍是仅次于美元走势的第二强的币种,人民币兑欧元、英镑、日元、加元、澳元等国际主要货币都有一定幅度的升值。即使在2015年相对美元面临更大贬值压力的情况下,相对于欧洲、日本和其他新兴市场货币,人民币实际汇率仍保持明显升值趋势。只要看欧洲央行宣布QE的第二天,人民币兑欧元汇率就史无前例地突破7:1。

  近来的事实证明,在美元如此强势的环境下,人民币兑美元仅仅是小幅贬值,所以如果以一揽子货币进行观察分析的话,人民币总体上还是升值的,并且升值压力依旧存在。

  因此2015年人民币的真实走势将更有可能呈现出仅对美元贬值而对其他货币继续升值的态势,即所谓的“明贬实升”,人民币崩盘更是无稽之谈。

  原因六:外贸依赖度已降低

  还有一个支持人民币将大幅贬值的观点认为,本国货币贬值有利于拉动出口,从而拉动经济增长。

  不可否认,过去8年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对中国的出口企业的确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同时企业还面临经济下行、境内外双通缩和融资成本高等一系列问题,通过汇率贬值刺激出口不失为自救的一种方案,比如日本政府目前采取的就是这种经济刺激政策,并且对拉动日本出口也的确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然而全球金融危机过后,中国债务并没有完成去杠杆化,反而再度大幅扩张,债务黑洞不断吞噬信贷资源,利率远高于去杠杆后的发达国家,从而吸引了太多的套利资金,再加上政府对经济底线思维为套息资金提供了无风险担保,对人民币资产的需求上升自然导致人民币汇率不断升值。巨量的套息资金也确实让人民币汇率有点骑虎难下,已有太多的套息资金通过理财和信托等渠道为基建和房地产投资助力,如果人民币为了刺激出口而大幅贬值,套利盘瞬间撤离会直接影响中国金融系统的稳定性。

  更重要的是,数据显示,中国2014年12月进出口增速优于市场预期,出口强于进口导致的高顺差格局得以延续,因此中国当前还没有到出口大幅萎缩,需要通过人民币大幅贬值来拉动出口的地步。更何况,近年来中国经济已在主动进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第三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中国经济对贸易的依赖度已经有所减弱,所以不存在政府有意通过人民币大幅贬值来刺激出口的内在动力。

  反过来说,假如中国为了刺激出口而实行贬值政策,作为全球工厂,中国的举动也会受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强烈抗议,因为这将意味着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消费者将平白无故花费更高的成本购买“Made in China”的商品,这显然也是无法接受的。

  原因七:四万亿外储成靠山

  人民币汇率难以大幅下跌还有一个强有力的后盾,就是中国有近4万亿美元的庞大外汇储备和超过100万亿元的储蓄,庞大的内需市场赋予了经济较强的韧性。相比而言,卢布之所以难以抵御外来冲击,和俄罗斯能短期动用的外汇储备只有2000多亿美元也不无关系,中国外汇储备的护城河远高于俄罗斯,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也要强得多。

与巨额外汇储备有着类似作用的,还有资本项目的开放上,我们始终坚持循序渐进,资本账户尚未全面开放,本质上中国仍实行较有效的资本管制,有强大的防火墙和防洪堤,无论是外部冲击还是内部管涌,中国都能及时有效防范,所以人民币不会出现崩溃。

  原因八:国际化进程不可逆

  最后,从央行的外部目标看,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需要本币汇率保持相对稳定,人民币的大幅贬值显然与我们正在大力推进的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背道而驰。因为假如汇率总是走弱的话,投资者持有人民币的意愿也较低。只有当一国货币汇率稳定并有走强的趋势,即该货币的购买力稳定且有变强趋势时,才会吸引更多的人愿意持有人民币,目前周边一些国家居民喜欢持有人民币就是因为看好人民币未来的走势。

  此外,2014年以来,以央行之间货币互换、人民币国际结算和人民币离岸清算银行为主要内容的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推进速度加快,这在客观上需要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绝不能有太大幅度的波动。

  因此无论从内部因素还是外部因素上看,2015年人民币的确很有可能会对美元出现一定幅度的贬值,但绝不可能出现大幅贬值乃至崩溃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