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阿里巴巴获取财富的方式看其价值观

31 八月 2018, 15:48
Jinsong Zhang
1
393

我说的是《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里的主角阿里巴巴。

这个故事主线简单明确——四十大盗将抢来的金银财宝藏在山洞中,阿里巴巴发现了当中的秘密,进入洞中轻易取得财宝。故事的最后,阿里巴巴与其家人杀死了四十大盗,安心地拥有了洞中的全部财富。

阿里巴巴既获得了全部财宝,又战胜了大盗,成为城里最富有的人,俨然成了人生赢家。故事广为流传,人们将阿里巴巴当作英雄来赞颂,没有谁质疑过什么。但是,大家似乎忘记了另一群人——被大盗抢走财物的受害者,他们在哪里,过得怎么样,故事没有交待,也没有人在意。人们代入了胜利者的角色,沉浸在喜悦当中。

阿里巴巴所得的财物是合情、合理、合法的吗?要知道,被抢走财物的那群受害者,才是那些财物的真正主人啊!

或许有人说:说不定大盗们抢来的也是不义之财呢,那么阿里巴巴抢回去也没有问题啊。好,就算那些是不义之财,但是一层层追溯下去,总能找到它们的原合法拥有者,而无论如何也轮不到大盗、阿里巴巴及其家人。

阿里巴巴发现山洞的秘密后,既没有寻找被抢的受害者,一齐夺回财富,而且在杀死大盗,完全拥有洞中的财富后,也没有将全部财物分给其他穷人,而是继续守着他的秘密,守着山洞里的财富,成为城中首富,福泽子孙。

阿里巴巴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呢?不客气地说,这是“黑吃黑”。阿里巴巴偷取的对象是强盗,并不能代表他可以合理合法地拥有那些财物。仅仅因为通过大盗这个中转媒介,就把别人的财产转为自己的,这本身就是一种强盗逻辑。

因为阿里巴巴所对付的人是强盗,于是人们就把“英雄”的标签贴在阿里巴巴身上,这是一种懒惰的思维方式。就阿里巴巴的行为而言,他不过是另一方的强盗而已,其性质与他的同胞兄弟所做的没有什么不同,差别只在于:他赢了。在这个故事里,正义并没有得到彰显,反而变得模糊不清,是非不分。而故事里的吃瓜群众,也不问问阿里巴巴,为什么他从一个穷光蛋突然变成大富翁。大家都稀里糊涂,自得其乐。

如果被强盗抢走财物的苦主找到阿里巴巴,要求他归还财物,他会不会不太乐意,不再兴高采烈?如果没有那群大盗,阿里巴巴还能充满正义感地夺取原本不属于他的财宝吗?他的内心深处,会不会期望大盗们抢得更多?

如果我们丝毫不质疑、甚至赞颂阿里巴巴所为,并传播这种价值观,那么我们也有可能被别的“阿里巴巴”们用类似方法夺走财产。真是细思极恐。联系一下现实社会,有没有相似的故事正在真实发生呢?

我们应该反对“阿里巴巴”式的价值观,阻止其传播。这不是小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