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下跌为产油国控制国内能源需求带来契机

油价下跌为产油国控制国内能源需求带来契机

6 四月 2015, 13:17
abbott
0
232

油价暴跌对全球产油国不利,但同时也为这些国家解决失控的国内能源需求这一紧迫的经济问题提供了契机。

  中东地区能源需求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归因于人口的日益增加,同时也是中东国家有意发展铝和石化等能源密集行业的结果,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该地区普遍存在的能源补贴。

  沙特和伊朗等国无节制的能源消费正在威胁中东地区的原油(50.86, 1.72, 3.50%)出口。如果这些国家不能控制快速增长的原油需求,那麽全球市场可能出现更为剧烈的波动,这些国家的国内预算将面临压力,并最终推高油价。

  过去四十年中,石油输出国组织(Organization of the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简称∶欧佩克)的12个成员国的国内能源消费量增长了九倍,其中沙特的能源消费量更是惊人地增长了超过59倍,而同期世界其他地区的能源消费则仅增长了一倍多一点。

  作为一个组织,欧佩克成员(大多是中东和非洲国家,再加上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目前的能源消费量和中国一样多,而人口还不到中国的一半。尤其是中东地区,预计其能源消费量将为未来全球需求增长贡献一大部分。据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简称IEA)预计,到2020年沙特的能源消费量增速为3.8%。这一幅度低于过去六年该国5.7%的年平均增速,但远高于1.2%的预期全球平均增速。

  大多数国家已经意识到这种局面难以为继。伊朗、尼日利亚和委内瑞拉等国已经碰了壁∶他们无法维持进口支出水平来满足需求,如果放弃出口收入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增加的能源需求,又无法平衡预算。伊朗在将能源价格上调至接近市场水平方面取得了少许进展,而尼日利亚和委内瑞拉尚未取得进展。

  减少补贴也并不容易,国民不满情绪可能会引发社会动荡。好消息是∶经济学家和决策者指出,油价大幅下跌创造了一个历史性机会,可以在消费者能源支出最小化变动、甚至不作变动的情况下退出价格支持措施。

  政府可以利用这一缓冲期来设计政策,针对那些在能源价格上涨时需要帮助的人建立更加有力的社会保障,而不是提供全面的补贴。

面对日益飙升的汽油进口开支,伊朗过去五年先後两次下调了成品油补贴(因而提高了成品油零售价),不再向所有消费者直接补贴现金。最近印尼和印度也采取了类似举措。

  但波斯湾(Persian Gulf)其他地区在该问题方面几乎没有取得进展,尤其是沙特阿拉伯,该国的这一问题尤其严重。该国2014年的能源补贴成本已从2004年的50亿美元飞涨至320亿美元。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Chatham House)称,沙特能源消费若继续增长,到2038年该国可能成为能源净进口国。沙特目前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国之一。

  沙特阿拉伯这类担心产生社会矛盾的国家可以动用庞大的储备来维持补贴和弥补出口收入损失。这些国家主要在通过兴建核电站来改善能源效率,增加国内能源供应量。

  但这只会意味著能源消费将继续增加,且增速将远超供应量的增速。牛津能源研究所(Oxford Institute for Energy Studies)研究员Laura El-Katiri称,沙特能源消费量不小,该国的需求动向会对全球整体需求前景产生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