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银行:摊上大事儿啦!

德意志银行:摊上大事儿啦!

6 十一月 2014, 09:11
rayda
0
597

德意志银行可谓泥潭深陷:永无止休的美国巨额罚单,更严苛的资本监管要求,大本营——欧洲经济停滞,大宗商品市场一蹶不振。这一切都令德银前景黯淡,并反映在其低迷的股价之上。

尽管今天的德银还没有成为一个悲剧,但处境确实堪忧。

首先是盈利能力堪忧。2013年,总资产高达1.6万亿欧元的德银实现净利6.81亿欧元,资产回报率仅0.04%。德银股价仅净资产的0.6倍,只有摩根大通、高盛等美国竞争对手近1/2 的水平。

以有形资产计,德银是欧洲第三大银行;若以市值计,德银仅是欧洲第十三大银行。

FICC受挫

德银从德国本土银行转型为全球大型投资银行已有25个年头。期间,它进入了债券、货币和商品交易领域,即业内人士所谓的固定收益业务。进入FICC领域后,德银为企业客户们提供包括发行债券、对冲外汇汇率等服务,尤其是为德国的中型企业服务。

进入全球资本市场,也给了德银开展自营交易的机会。在自营交易大繁荣的年代里,德银赚的钵满盆满:股价两倍于有形净资产的价值。

然而,在今天,庞大的FICC业务似乎成了银行们的负担。FICC收入占总营收的比重越高,银行的股价越低。据波士顿咨询公司,整个银行业来自FICC的利润都在萎缩,2009年为2000亿美元,但是今年连1000亿美元都没有。

包 括瑞银和巴克莱银行在内的欧洲银行都在逐渐退出FICC领域。然而,德银坚持认为银行需要保留FICC业务以便更好地为企业客户服务。德银联席CEO Anshu Jain的个人情感因素或是德银坚守FICC的原因。Anshu Jain倾注了10余年的心血,建起德银的FICC帝国。

2013年,投资银行业务贡献了德银320亿欧元营收中的140亿欧元。然而,这一业务也在挣扎中生存。过去两年中,德银投资银行业务收入在逐季下滑。不过有些问题是世界四大投资银行共有的。

由于利率低迷且稳定,债券和外汇市场格外平静。交投清淡,客户调仓换券的需求不足,银行很难从客户手中赚到钱。况且德银还身处于经济低迷的欧洲,企业贷款和配置风险资产的意愿不强。

天价罚单

另一个让市场担忧的问题在于,德银常常收到监管者开出的罚单,尤其是来自美国的。德银已经先后为各种各样的法律诉讼和调查支付了45亿美元,并且计提了41亿美元准备金。

摩根士丹利预计,德银在2016年还需支付50亿美元的罚款。

更严苛的监管

为防范金融危机再次爆发而实施的新监管规则成为了全球性银行的枷锁。

包括沃克尔法则、巴塞尔协议III在内的新监管规则要求银行们拥有更多股东权益以及缓冲资本,以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这意味着银行的融资成本在增加,尤其是对于像德银这样的“系统性重要”银行。

监 管新规调整了银行的最低杠杆率,要求银行为所持有的资产留下足够的缓冲资本,无论资产的预期风险如何。这一要求对于欧洲银行的负担尤为沉重,因为一直以来 它们比美国同业持有着更多的资产,但是这些资产的风险又比美国同业的风险要小。德银的杠杆率为3.2%, 略高于巴塞尔协议III所要求的最低3%的杠杆率。 相比之下,美国的竞争对手们做的要好很多,即使以欧洲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德银的杠杆率也很落后。

联席CEO Jain本周承认,“诉讼、监管,应对这些比我们想象的更具挑战。”尽管由于市场波动增加,三季度FICC收入好于预期,但是进一步为罚款计提准备金导致德银三季度出现了亏损。

从下周开始,监管德银的机构就要从德国联邦金融监管局转换成欧洲央行了。BaFin一直被认为是不愿对德银下手的盟军,而欧洲央行恐怕不会如此。

此外,明年起,德银还将面临美国政府的进一步审查,因为该国对内资银行实施的监管规则将拓展至大型外资银行。

对 德银来说,尤为不幸的是,监管的矛头很多都是冲着FICC而来的。自营交易现在在很多地方或是被禁止或是遭受了严格限制而萎缩。衍生品交易等利润丰厚的业 务则被迫需在交易所进行,杠杆大幅降低。与此同时,从资本类别到资本总量,监管者对参与IFCC业务的资本要求特别严苛。

德银坚守了债卷交易业务,表明它实际上是在赌FICC业务上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周期性的。这是个不错的选择。欧洲央行已经作出刺激市场的承诺,将从大型投资银行购买资产支持证券.

其他选择

然而,德银的其他选择并不多。德国零售银行市场高度分散,大大小小的国有银行打压着零售利润。2013年,德银在德国的零售业务收入100亿欧元,市场份额仅11%。

相比之下,巴克莱银行有着利润丰厚的国内零售市场,信用卡业务也在盈利。瑞银则注重于资产管理,而且这一直是它的强项。德银2012年曾尝试放弃资管部门,不过随后反而加大了在资管业务上的投资。包括贸易融资在内的业务也都有可靠的盈利,但是更严格的监管压低了利润。

在FICC领域拼,需要有规模:大块的利润通常落入最大的两到三家银行之手。FICC在技术和合规上需要大量的投资,只有行业巨擘方可更加轻松地消化这些沉没成本。

但是德银相对薄弱的资产负债表会限制它进行这样的投资。尽管德银在今年6月和去年通过增发融了85亿和30亿欧元,但是这些资金很快会被罚款和运营成本上涨所吞噬。

重塑辉煌?

在那些光辉岁月里,德银的每股盈利曾经达到7欧元,但是去年仅0.67欧元,市场担心它是否能再维持每年0.75欧元/股的分红。

过去两年的两轮增发使得德银原有股东的股份遭到了稀释,在不太可能再次增发的情况下,德银通过剥离资产改善资本率:相较于2008年雷曼倒闭之前,德银剥离了6亿美元的资产。德银高管还表示,总是能发现更多可以剥离的资产的。

然而,即便如此,德银仍然无法让市场对其杠杆率释怀,而且还引发了市场的另一种担忧:德银在打击所有可能赖以复兴的业务。例如,德银大幅削减了日本股票的交易,并且跟随其他大银行从大宗商品领域撤出。

有些人发现德银可能在启用一种新模式:承受更多风险。他们认为德银开始通过购买风险更高的资产刺激利润增长。它开始向资信较差的私营公司发放贷款,而2008年它曾在这一领域吃过亏。

不过,到目前为止,德银的方法还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同。按市值计算,德银位列全球第三十六大银行。除了德银和另一家银行外,自2012年初以来,其余三十四大银行的股价都在上涨。

不管怎么样,如果监管者不再对资本要求实施更加严苛的监管,同时市场重新回到对大银行们有利的位置,德银仍然可能再次创造辉煌。

分析师们预计,德银最早可能在2016年实现60亿欧元的净利,接近2007年前那些光辉岁月的盈利水平。他们表示,如果德银能坚持到那个时候,其股价可以净资产价值交易